首頁
1
那些年 那些事
2
印石珍賞會
3
緬懷 台北印石珍賞會〔下篇〕4
https://www.liaoyidao.com.tw/ 一刀無二心♦廖德良印鈕繫情
一刀無二心♦廖德良印鈕繫情 108 台北市萬華區
許肖仙與大千先生印與一方煨烏印章的重逢‧誌念原主許老先生廖德良  原著口述趙貴雄  編撰補遺最近友人收藏到一方黑色壽山石印拿來與我共賞,印面為張大千先生為許肖仙先生所刻,篆文為「許氏小仙平生神遊珍祕之寶」,邊款為「小仙道兄屬 大千」,且王壯為先生又為此印作邊款銘記,款文內容為「大千畫法絕代 時亦作書治印並軼凡蹊 此其三十年前 為肖仙先生所作 承示屬提 戊戌夏日壯為」。「許氏小仙平生神遊珍祕之寶」 邊款「小仙道兄屬大千」邊款「大千畫法絕代 時亦作書治印並軼凡蹊 此其三十年前為肖仙先生所作 承示屬提 戊戌夏日壯為」戊戌年為民國47年,往前推卅年,那就表示此印應該是民國17年左右創作完成。而民國47年當時,王壯為先生應該還在陳誠先生處擔任機要秘書。在2017年嘉德春拍『舊日風雅——張群自用印專題』中,有一方也是在民國47年,陳誠先生囑壯為先生治印,篆文為「人生七十才開始」,石材是壽山田黃薄意扁方章,在收藏盒還有陳誠先生親筆題字落款,由此可窺探那個年代的背景關係。直到陳誠先生仙逝,老蔣總統為感念其情誼,指示要妥善安排為其工作的部屬,壯為先生在那時被安排到交通銀行任職,李猶先生那時還是他的上司。至於壯為先生與許肖仙先生交往經過,我並不清楚,只記得當時認識許肖仙先生時,他與壯為先生已有交往。後來,在摩耶精舍捐給台北故宮的『大千先生平居自用印』當中,壯為先生就有八方印章,而大千先生自刻的自用印也有五方。那時才想起,每當大千先生回台,許肖仙老先生都是摩耶精舍的座上賓,想來在那年代,藝文界與政要之間的互動緊密,非一般人所能得知。印石珍賞會,結識許老先生許老先生本為江蘇常州人,其父親在京滬為絲業鉅子,晚年病逝上海,許老先生承其餘蔭一直隱居滬上,從其同鄉會上的些許訊息得知,在上海時期,應該就常游於藝術文玩之間。民國卅八年,大陸軍事形勢逆轉,遂隻身攜大批古玩書畫來台,因出走倉促,以致妻女未能同行,可想其精神與起居備極孤苦。而我與許老先生相識,起因是民國62年時,好友張心白先生在松江路上開設的「中華牙科」。當時老一輩的印石愛好者,於此成立「印石珍賞會」,診所內每月舉行一次賞石聚會。許老先生與張心白先生本為舊識,他鄉遇故知,又皆是藝術的創作與愛好者,進而相識而聚。許老先生偶至此會,而我與許老先生就是在此賞石的聚會上認識的,印象中許老先生相當內向斯文,身形微顯瘦弱,當時(民國62年)已七十多歲。許老先生來台之前是上海申江紡織廠的少爺,當時有聽聞張大千先生遊於上海時,與其家族有過交往,我想這枚印章便是當時大千先生與其交流所作。大約民國70年,心白先生前來,提及許老先生隻身來台,租屋獨居,而現居原屋主欲將房屋收回,請我幫忙找房子,最好有熟識的人住在附近比較安心。當時,我約略探訪一下,想起有一位好友張又仁先生,從事台灣玉雕刻,在台北新店的五峰路上租了一間日式舊宿舍,後院剛好還有一間獨立的儲藏室可以分租給他,所以許老先生便透過我當介紹人來入住,也相當滿意。可惜於民國71年(壬戌年)某日,在其住處不幸發生火災,朋友張先生發現許老先生住處冒出濃煙,趕緊衝上前去拍門呼叫,在千鈞一髮之際,只見許老先生慢慢開門出來,手中僅只捧著祖先牌位,唉﹗這就是當時多數渡海來台人民的寫照,客寓他鄉,只有祖龕聯繫著故土情懷。在消防人員滅火後清理火場,發現一些瓷器字畫收藏大多付之一炬,只剩一只小鐵箱裡有數方印石,這方壽山石就是裡面其中之一。此方壽山石章的印鈕,原本刻著兩隻獅子,大獅子上面的小獅子,因火災而有毀損,當時經我簡單修整而有現在的形貌,後來為我們石友張守積先生收藏。 許肖仙先生的這方印章,遭祝融煨烏受損,經廖老師修整。 許老先生經過這場火災之後,其身家財產幾乎一無所有,從此身心狀態每況愈下,得心白先生收留,在診所後的小房間裡勉為棲身。可惜在隔年,許老先生於診所房間前因身體不適往生,當時得知此事感到相當惋惜,也因重逢此印石,回想起這段已過卅多年的往事。友人希望我把這段經過記錄下來,讓後人得以了解此方印章的淵源由來。其實不僅是此方印章有此歷程,印鈕篆刻在台灣的發展,在那個年代裡都是充滿著文人政要之間的交流軼聞,也記錄著大時代遷流裡的生活辛酸,和一種單純的滿足。那一種濃郁的人文風情,是現今印石收藏者難以經歷體會的。2017/9/28  廖德良 記  https://www.liaoyidao.com.tw/hot_328561.html 許肖仙與大千先生印 2023-11-14 2024-11-14
一刀無二心♦廖德良印鈕繫情 108 台北市萬華區 https://www.liaoyidao.com.tw/hot_328561.html
一刀無二心♦廖德良印鈕繫情 108 台北市萬華區 https://www.liaoyidao.com.tw/hot_328561.html
https://schema.org/EventMovedOnline https://schema.org/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
2023-11-14 http://schema.org/InStock TWD 0 https://www.liaoyidao.com.tw/hot_328561.html
【112年度印鈕工藝文化傳習計畫】贊助單位:臺北市文化局。「廖德良印鈕工藝傳習計畫2023年度師生成果展」歡迎至FB粉絲專頁參觀指教! {工巧明} 新單元→印鈕傳藝教學影片,歡迎訂閱YouTube頻道。 {一刀無二心}國寶印鈕雕藝大師。廖德良一刀老師。第一手記錄。經典名作。深度賞析。一窺印鈕藝術堂奧。藏家同好推廣交流。


緬懷——台北印石珍賞會〔下篇〕


作者:王純傑
圖片提供:王純傑
原載於《聯合文學》NO.397  NOV.2017.



我之所以稱王北岳先生為「篆刻教育家」,實因在我身邊認識了好多位先生「子」字輩傑出的學生。其中包括當今藝術史領域知名的張子寧兄及兩位住在美國維州的曹氏昆仲子律、子放兄,這二位的篆刻造詣絕不讓當今領軍名家,此外台灣還有榮獲韓國雙年展大獎的子昭黃嘗銘兄等人。我去國太久,必有許多遺漏,但就這四位弟子便可看出北岳老師傑出的成績。

先生生前是一部篆刻活字典不但著作等身,收藏更是可觀。子寧兄在美國首都佛利爾美術館任職時,原有意將北岳先生的收藏集中一處以供人研習觀賞,可惜此事未成,如今陸續在拍賣會上見到先生的收藏分散各處,至為可惜。北岳先生最後出版的《印林見聞錄(一)》,其(二)則於先生捐館後由學生續成。這兩冊遺作勉勵我應該將一己所知公諸於世,雖僅小眾,亦當不乏印史之意義。

第三位黃靈芝先生,日據時代即已為成名的日本徘句詩人。光復後,台灣詩壇要求先生改以台語寫詩,先生拒絕改變,認為任何文字所表達的詩情詩意應該都是美好的。黃先生擁有幾方綠色的印石,不知出處。來美多年後,我在祝紹周將軍與居正院長後人家裡先後見到同樣的印材,其中一方的邊款上還註明了產地。為此一直都想連絡先生吿知。

數年前我在互聯網上看到一則黃先生榮獲日本詩壇大獎的消息,見到他羸弱弓字的身軀出現在領獎台上,發表得獎感言。說起台灣做滿月送人紅蛋的習俗,收到的親友要回送一顆石頭,以祝福新生嬰兒生命像石頭一般硬朗。我聽了心頭一陣暖意,到底是愛石的同道,再老也不會改變。我數度試著連繫先生想要吿訴他,那些綠色的印石是產自陝西略陽縣,民國初年發掘到的!


f5252f5c390f53c1fb6623099d78fcca.jpg

陝西略陽石

大張守積兄應該是這兩年去世的。我最後一次見到他,是在二〇一四年和廖德良兄一起去青田街看他,他人不在家。我們等了一會兒,結果在出來的路上,碰到外傭推先生坐著輪椅從大安森林公園回來。看到我們,他叫一聲:「純傑,嘿嘿,回來囉,肚子變這麼大了!」我聽了既高興又難過,原來一個精力充沛、活力十足的人,竟會變得失智,而卻又還記得我這小友!我用「企業家」來形容大張先生,是因為他做事有魄力且善於經營。

最值得一提的是他那锲而不捨的精神,當年我們會一路從台北到高雄,專門去耐火磚廠撿選印材,也是這種精神力量使然。這些時,之所以確定大張先生去世,是在拍賣會圖錄上看到一批由大張守積先生收藏,廖德良兄製鈕的五方拍品,一看就知是泰來石,藍布印盒上都是由小張心白先生題簽的。

睹物思人,往事如煙。那些讓我大開眼界的場面,那些教導我學習探索印石奧秘的恩師老友,還有一幕幕傳統文人對人、對事、對物之微妙互動,那個年代台灣社會愛石收藏族群的盛況與教化,永遠長憶心頭。二〇一七年六月十九日亞洲之行歸來,將有感記下免其遺忘。純傑記。



上一個 回列表 下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