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環鈕〉
此款鈕式已不知是否承襲玉雕而來,就手頭上現有的資料來看,最早出現在印鈕上的,就屬清朝康熙時期「周尚均」的作品。
清‧康熙 周尚均 治鈕
翻攝自日本《文具曼陀羅》
此鈕大多以一圓環為主,亦有受印材限制而偏方圓,再由一龍族古獸以身穿其環。
隨印材形式,古獸有不同配置,正方者多以垂直立其獸,前兩足外擴握環,龍首向前,扁方者則龍獸橫亙其環,再反其首瞻望。
鈕式造型高古,深具工藝之美,亦富含中國古典文學經學意旨。
若詳究此款印鈕造型概念之出處,當以《莊子 ‧ 齊物論》中,「樞始得其環中,以應無窮」最為貼切。歷來中國文人對《莊子》一書推崇備至,尤以內七篇為全經重點;第二篇〈齊物論〉全篇宗旨以闡述「平等」之要。
圓環表示無始無終,『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用以喻此世間一切是非,皆由自身我執分別而來,君子應以超越相對是非,如同圓環中空而無物,以修心無成見來處世,為有志者修身處世之法。
此鈕式是很典型的文人與雕師互動激盪而來,或雕師本身即有相當的文化底蘊,才能有此構思。玩賞此種鈕式,定當能體會所謂之「玩物養志」,摩挲把玩而愛不釋手。
三螭穿環 (對章)
邊款 德良治鈕守積珍玩心白刊記田黃 廖德良 治鈕
圖片提供:日盛基金會壽山 水坑凍石
廖德良 治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