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1
那些年 那些事
2
廖德良對石談情
3
鹿鳴憶恩師4
https://www.liaoyidao.com.tw/ 一刀無二心♦廖德良印鈕繫情
一刀無二心♦廖德良印鈕繫情 108 台北市萬華區
〈鹿鳴憶恩師〉            石雕啟蒙師:與陳白師傅的天意因緣作者:廖德良‧口述編撰/補遺/攝影:獅公寒露深秋時節,整理把玩今年所刻的小品印鈕,近年來處在半退休狀態,還是維持每天進工作室,這習慣自從替陳可駱刻印鈕以來,至今沒變過。一直試著放輕鬆刻印鈕,這七十幾歲的身子不再年輕,刻鈕時肩膀使力牽動全身,緊繃不只是肌肉,連帶牙齦用力使得近期常往牙醫院報到,但長時間的習慣不是說改就能改,尤其是創作心情,總想著盡早看到完成品,於是想到把近來收集的老撾北料小方印材做處理,刻些小品印鈕消磨時間,算是兩全。手裡撫摸把玩這一長扁方印鈕端詳良久,口中以河洛話吟誦出:『春暖觀龍變,秋高聽鹿鳴』,不覺莞爾一笑,心中卻感觸良深,年少人格養成時期所吸收到的一切,往往不經意地在舉手投足間流露,特質也好,美學觀點也罷,就這樣成為自身的一部分。◎鹿鳴‧老撾石‧21*15*92mm這對聯是我石雕啟蒙師父陳白所吟誦,他出現在我16歲木雕學徒訓練結束,剛成為雕刻師傅的時候。當時我繼續在梁訓棋老闆這邊工作,專門雕刻一些以佛像和佛教典故,還有以民間傳說故事為題材的木雕藝品,諸如八仙的人物、劉海戲金蟾、寒山拾得、彌勒等等,提供台北的古董藝品店販售。由於店裡的木雕藝品訂單應接不暇,梁老闆也廣邀一些雕刻師傅來店裡幫忙,按件計酬,陳白師傅就是在這樣的因緣之下,受同鄉之邀前來幫忙。陳白,民國前一年(西元1912年)出生,福建省長樂縣人,隨部隊來台,在大陸時期有高等學歷背景,因此在部隊授軍官銜,由於非軍事科班出身,所以民國四十年代末期,以少校軍階退伍。當時他的家室妻小應該住在苗栗卓蘭,由於其極具才氣,學識涵養豐富,又精於書畫、雕刻與金石篆刻,加上個性剛烈,遂離家外出尋求合緣之處從事創作。他與相傳的周文王一樣,都有四個奶頭,可見是非常之人,每當收工休息的時後,我們這群剛出師的小伙子,都會慫恿陳師傅脫掉上衣,好讓我們見識一下。常常在晚餐過後,幾杯黃湯下肚,聽他說些大江南北的軼聞,也會跟起陳白師傅學寫字,常看他興致一來,寫得一手好詩詞,他的字畫也能賣錢,可說是才氣十足之人。記得陳白師傅曾經刻過四尊木雕人像,是以楊門女將為題材,在仕女身上各自穿上不同的鎧甲,手執不同的兵器,簡直就像在畫工筆人物,四尊馬上就被高價收購,因此也常跟著賺上一頓酒菜。在當時的木雕產業,無論是外銷日本,還是古董藝品店販售,作品特色還都是停留在民藝品的階段。然而,由於陳白師傅的學識與美學素養,其木雕作品沒有坊間一般雕師的工匠氣,反而運用木材特質,表現出寫意與靈巧,多了一份書卷氣質,這就當時木雕的審美觀念而言,實屬突破傳統的創意,就在這種特殊因緣下,自然興起一股孺慕與效仿之心,進而模仿學習其雕刻技巧與觀念。▲木雕示意圖(1)‧福州黃楊木雕攝於2019年 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會▼木雕示意圖(2)‧福州黃楊木雕陳白師傅個性孤僻,桀傲不群,誇張一點說「連鬼都很難跟他相處」,所以在梁老闆的店裡也沒待多久,就隻身過台北橋,在淡水河對岸的三重三和路上,尋得一店面分租部分空間棲身,兼作雕刻工作室。說也奇怪,我倆極為投緣,一老一少相差三十幾歲,當他訂單應接不暇時,總會找我晚上到他那幫忙,就在這段時間裡,我雕刻技藝上「細修」的功夫,在陳師傅貼身指導下進步神速,所以我印鈕作品中古獸和動物五官的神韻,還有身軀線條靈活度的掌握,都跟這時期細修運刀技巧的養成訓練有關。▲廖德良‧木雕船長(1)當兵前的作品,60年代越戰期間,台灣為美軍休假觀光之處,木雕藝品往往帶有異國風味。▼廖德良‧木雕船長(2)天意!真的是天意。突然有一天,同樣傍晚騎著腳踏車,過大橋頭往三重陳白師傅那去工作,進門後只見桌上放了些石頭,正一頭霧水時,就聽陳師傅娓娓道來,說這是他同鄉拿來的,很像福州的特產「壽山石」,可以雕刻成藝品供人收藏,希望我們幫忙加工。後來才知道,這很像壽山石的石材,就是「韓國石」,陳白師傅的同鄉就是福州著名的「青芝田」圖章店的老闆陳可駱,我之所以與印石印鈕結下不解之緣,就是在這種因緣下形成,時間大概在民國52年前後,當兵前一兩年。◎陳白石雕作品‧春江水暖鴨先知語本宋.蘇軾〈惠崇春江晚景〉詩二首之一:「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陳白石雕作品石雕擺件因具有中國風格,常成為美國大兵攜帶回國的紀念品。◎陳白石雕作品‧雙龍搶珠『春暖觀龍變,秋高聽鹿鳴』這對聯,其實是清朝乾隆年間進士伊秉綬所做。伊秉綬(1754年-1815年),字組似,號墨卿,晚號默庵。福建汀州寧化縣人。清初政治人物、書法家。伊秉綬工書法,曾向劉墉學書法,與鄧石如合稱「南伊北鄧」(資料取自維基百科)。我推測,陳白師傅在家鄉受教時,應該多有涉獵福建家鄉的名家著作而嫻熟於心,才能信手拈來就可作為創作題材。在當時的年齡,和一個國校畢業生而言,面對陳白師傅的才學,就像是海綿一般不斷的吸收,慢慢也清楚知道,這些學問或是簡單的對聯都是活知識,都是從生活經驗而來的,以往知識經驗的獲取不易,一旦獲得便反覆唸誦練習,融入自身心,一輩子忘卻不了。而今面對資訊氾濫,內心卻空洞茫然,「工藝」不全然只是技術而已,內心若沒有想法,創作領域是會受到侷限。從這對聯意旨可以看出,古人從觀察四時的變化中發想,春天漸暖,雲雨日增,天候陰晴變化劇烈,即以「龍變」來形容;秋天氣候乾爽,又聽聞馴鹿求偶所發音聲,故對之以「鹿鳴」。春天萬物萌發,大地一片欣欣向榮,此對聯中以描述秋高氣爽之際,聽聞鹿群求偶之聲,而非以秋天原帶有的肅殺之氣,在在充滿「生機」的意涵,也一併帶入《詩經.小雅》首篇之《鹿鳴》,寓意深遠,充分表現出中國「尊生」、「養生」的文化。簡單十個字方便念誦,至今流傳數百年,這便是古人的智慧。◎詩經‧小雅‧鹿鳴哪知數十年後把玩這方印鈕,年少時的記憶油然而生,又想起陳白師傅,過往一切歷歷在目,見他的雕刻題材,定有呼應的詩詞典故,不媚俗,卓然成家,提供我往後印鈕雕刻的豐厚養分。鈕雕造型題材變化的靈感,也因為有這種經驗,往往與文藝界老前輩相處,在不經意流露出的詩詞或經典段落中,得到很多啟發。例如這枚印鈕,2.1×1.5mm的長寬,加上高9.2mm,這種印材通常都是邊角料,很難做獸鈕配置,再加上一方缺角,若一般印材就當練習石刻印,若是名貴石種豈不暴殄天物!但就在「鹿鳴」二字的啟發靈感下,仰頭「呦呦」的鳴叫著,順理成章以馴鹿坐姿仰頭做鈕式造型,線條簡單,故要在身軀肌肉上作表現,才能把玩出頸部肌理伸展緊張的手感。這一扁方印鈕造型以往所刻不多,記得90年代時曾經將一顆很像田黃的印石,在印石聯誼會的聚會當中,讓愛石同好做辨石題材,造型也是做這種處理,就在同好共稱富有濃厚「文氣」之下,紛紛爭相把玩不捨換手,見識到愛石人「石癖」模樣,也是一大快事。▲此種鈕式造型著重線條的流暢度,還有身軀肌理須小心處理,就可出看「細修」運刀的功夫。▼ https://www.liaoyidao.com.tw/hot_370498.html 鹿鳴憶恩師 2023-11-14 2024-11-14
一刀無二心♦廖德良印鈕繫情 108 台北市萬華區 https://www.liaoyidao.com.tw/hot_370498.html
一刀無二心♦廖德良印鈕繫情 108 台北市萬華區 https://www.liaoyidao.com.tw/hot_370498.html
https://schema.org/EventMovedOnline https://schema.org/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
2023-11-14 http://schema.org/InStock TWD 0 https://www.liaoyidao.com.tw/hot_370498.html
【112年度印鈕工藝文化傳習計畫】贊助單位:臺北市文化局。「廖德良印鈕工藝傳習計畫2023年度師生成果展」歡迎至FB粉絲專頁參觀指教! {工巧明} 新單元→印鈕傳藝教學影片,歡迎訂閱YouTube頻道。 {一刀無二心}國寶印鈕雕藝大師。廖德良一刀老師。第一手記錄。經典名作。深度賞析。一窺印鈕藝術堂奧。藏家同好推廣交流。


〈鹿鳴憶恩師〉

            石雕啟蒙師:與陳白師傅的天意因緣


作者:廖德良‧口述

編撰/補遺/攝影:獅公



寒露深秋時節,整理把玩今年所刻的小品印鈕,近年來處在半退休狀態,還是維持每天進工作室,這習慣自從替陳可駱刻印鈕以來,至今沒變過。

一直試著放輕鬆刻印鈕,這七十幾歲的身子不再年輕,刻鈕時肩膀使力牽動全身,緊繃不只是肌肉,連帶牙齦用力使得近期常往牙醫院報到,但長時間的習慣不是說改就能改,尤其是創作心情,總想著盡早看到完成品,於是想到把近來收集的老撾北料小方印材做處理,刻些小品印鈕消磨時間,算是兩全。

手裡撫摸把玩這一長扁方印鈕端詳良久,口中以河洛話吟誦出:『春暖觀龍變,秋高聽鹿鳴』,不覺莞爾一笑,心中卻感觸良深,年少人格養成時期所吸收到的一切,往往不經意地在舉手投足間流露,特質也好,美學觀點也罷,就這樣成為自身的一部分。

621293a6fe20776b5ad9749883b84dba.JPG
◎鹿鳴‧老撾石‧21*15*92mm

這對聯是我石雕啟蒙師父陳白所吟誦,他出現在我16歲木雕學徒訓練結束,剛成為雕刻師傅的時候。當時我繼續在梁訓棋老闆這邊工作,專門雕刻一些以佛像和佛教典故,還有以民間傳說故事為題材的木雕藝品,諸如八仙的人物、劉海戲金蟾、寒山拾得、彌勒等等,提供台北的古董藝品店販售。由於店裡的木雕藝品訂單應接不暇,梁老闆也廣邀一些雕刻師傅來店裡幫忙,按件計酬,陳白師傅就是在這樣的因緣之下,受同鄉之邀前來幫忙。

陳白,民國前一年(西元1912年)出生,福建省長樂縣人,隨部隊來台,在大陸時期有高等學歷背景,因此在部隊授軍官銜,由於非軍事科班出身,所以民國四十年代末期,以少校軍階退伍。當時他的家室妻小應該住在苗栗卓蘭,由於其極具才氣,學識涵養豐富,又精於書畫、雕刻與金石篆刻,加上個性剛烈,遂離家外出尋求合緣之處從事創作。他與相傳的周文王一樣,都有四個奶頭,可見是非常之人,每當收工休息的時後,我們這群剛出師的小伙子,都會慫恿陳師傅脫掉上衣,好讓我們見識一下。

常常在晚餐過後,幾杯黃湯下肚,聽他說些大江南北的軼聞,也會跟起陳白師傅學寫字,常看他興致一來,寫得一手好詩詞,他的字畫也能賣錢,可說是才氣十足之人。記得陳白師傅曾經刻過四尊木雕人像,是以楊門女將為題材,在仕女身上各自穿上不同的鎧甲,手執不同的兵器,簡直就像在畫工筆人物,四尊馬上就被高價收購,因此也常跟著賺上一頓酒菜。

在當時的木雕產業,無論是外銷日本,還是古董藝品店販售,作品特色還都是停留在民藝品的階段。然而,由於陳白師傅的學識與美學素養,其木雕作品沒有坊間一般雕師的工匠氣,反而運用木材特質,表現出寫意與靈巧,多了一份書卷氣質,這就當時木雕的審美觀念而言,實屬突破傳統的創意,就在這種特殊因緣下,自然興起一股孺慕與效仿之心,進而模仿學習其雕刻技巧與觀念。

1a594545ac9528bd11a3157a36808d70.jpg

▲木雕示意圖(1)‧福州黃楊木雕
攝於2019年 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會
木雕示意圖(2)‧福州黃楊木雕

28e48d2b2f507794e7b8f7b02c9a6c0d.jpg


陳白師傅個性孤僻,桀傲不群,誇張一點說「連鬼都很難跟他相處」,所以在梁老闆的店裡也沒待多久,就隻身過台北橋,在淡水河對岸的三重三和路上,尋得一店面分租部分空間棲身,兼作雕刻工作室。說也奇怪,我倆極為投緣,一老一少相差三十幾歲,當他訂單應接不暇時,總會找我晚上到他那幫忙,就在這段時間裡,我雕刻技藝上「細修」的功夫,在陳師傅貼身指導下進步神速,所以我印鈕作品中古獸和動物五官的神韻,還有身軀線條靈活度的掌握,都跟這時期細修運刀技巧的養成訓練有關。

1273618d5ccd17771cfdd959c1d15989.jpg

▲廖德良‧木雕船長(1)
當兵前的作品,60年代越戰期間,台灣為美軍休假觀光之處,木雕藝品往往帶有異國風味。
廖德良‧木雕船長(2)
c92455b81f3b23e0b02df5d1e121893f.jpg



天意!真的是天意。

突然有一天,同樣傍晚騎著腳踏車,過大橋頭往三重陳白師傅那去工作,進門後只見桌上放了些石頭,正一頭霧水時,就聽陳師傅娓娓道來,說這是他同鄉拿來的,很像福州的特產「壽山石」,可以雕刻成藝品供人收藏,希望我們幫忙加工。後來才知道,這很像壽山石的石材,就是「韓國石」,陳白師傅的同鄉就是福州著名的「青芝田」圖章店的老闆陳可駱,我之所以與印石印鈕結下不解之緣,就是在這種因緣下形成,時間大概在民國52年前後,當兵前一兩年。

e356bee8c9baf6a876a5b398f139257c.jpg
◎陳白石雕作品‧春江水暖鴨先知

語本宋.蘇軾〈惠崇春江晚景〉詩二首之一: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b7ba8ec88ef79d0f28d427b2c8fcafe2.jpg

◎陳白石雕作品
石雕擺件因具有中國風格,常成為美國大兵攜帶回國的紀念品。


31d853e815effa85e772a4a00d106ee1.jpg

◎陳白石雕作品‧雙龍搶珠


春暖觀龍變,秋高聽鹿鳴』這對聯,其實是清朝乾隆年間進士
伊秉綬所做。伊秉綬(1754年-1815年),字組似,號墨卿,晚號默庵。福建汀州寧化縣人。
清初政治人物、書法家。伊秉綬工書法,曾向劉墉學書法,與鄧石如合稱「南伊北鄧」(資料取自維基百科)。我推測,陳白師傅在家鄉受教時,應該多有涉獵福建家鄉的名家著作而嫻熟於心,才能信手拈來就可作為創作題材。

在當時的年齡,和一個國校畢業生而言,面對陳白師傅的才學,就像是海綿一般不斷的吸收,慢慢也清楚知道,這些學問或是簡單的對聯都是活知識,都是從生活經驗而來的,以往知識經驗的獲取不易,一旦獲得便反覆唸誦練習,融入自身心,一輩子忘卻不了。而今面對資訊氾濫,內心卻空洞茫然,「工藝」不全然只是技術而已,內心若沒有想法,創作領域是會受到侷限。

從這對聯意旨可以看出,古人從觀察四時的變化中發想,春天漸暖,雲雨日增,天候陰晴變化劇烈,即以「龍變」來形容;秋天氣候乾爽,又聽聞馴鹿求偶所發音聲,故對之以「鹿鳴」。春天萬物萌發,大地一片欣欣向榮,此對聯中以描述秋高氣爽之際,聽聞鹿群求偶之聲,而非以秋天原帶有的肅殺之氣,在在充滿「生機」的意涵,也一併帶入《詩經.小雅》首篇之《鹿鳴》,寓意深遠,充分表現出中國「尊生」、「養生」的文化。簡單十個字方便念誦,至今流傳數百年,這便是古人的智慧。

0de4358106998c15e8fe5104b449133d.jpg
◎詩經‧小雅‧鹿鳴


哪知數十年後把玩這方印鈕,年少時的記憶油然而生,又想起陳白師傅,過往一切歷歷在目,見他的雕刻題材,定有呼應的詩詞典故,不媚俗,卓然成家,提供我往後印鈕雕刻的豐厚養分。鈕雕造型題材變化的靈感,也因為有這種經驗,往往與文藝界老前輩相處,在不經意流露出的詩詞或經典段落中,得到很多啟發。

例如這枚印鈕,2.1×1.5mm的長寬,加上高9.2mm,這種印材通常都是邊角料,很難做獸鈕配置,再加上一方缺角,若一般印材就當練習石刻印,若是名貴石種豈不暴殄天物!但就在「鹿鳴」二字的啟發靈感下,仰頭「呦呦」的鳴叫著,順理成章以馴鹿坐姿仰頭做鈕式造型,線條簡單,故要在身軀肌肉上作表現,才能把玩出頸部肌理伸展緊張的手感。這一扁方印鈕造型以往所刻不多,記得90年代時曾經將一顆很像田黃的印石,在印石聯誼會的聚會當中,讓愛石同好做辨石題材,造型也是做這種處理,就在同好共稱富有濃厚「文氣」之下,紛紛爭相把玩不捨換手,見識到愛石人「石癖」模樣,也是一大快事。

2e351646dca93d029668254ea20d5ad9.jpg

此種鈕式造型著重線條的流暢度,還有身軀肌理須小心處理,就可出看「細修」運刀的功夫。

28acfa07242b7cfc8ad3da87020c7ae2.jpg



回列表 下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