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於印钮〉
许慎的《说文解字》叙述:「印,执政所持信也」。「钮,印鼻也」。
「印」字,六书是属会意字,甲骨文字形。左是手爪,右象跪着的人,合起来表示用手按人使之跪拜。从爪从卪(节)。卪象相合之形。今文作为卩,瑞信也,用以代表个人的意识表示,手爪以持印。
本义为官印。
「钮」字,《正字通》说,凡物钩固者,皆曰钮。古字的钮是玉字边,大概是远古印玺皆为玉器所故,尔后则以银器、铜器为大宗,是以自秦汉年代,「钮」字演变为今日之字形。
想必以往印钮很像牛鼻子上的铜环(丛金丛丑,丑字十二生肖即是牛,算是形声字!),所以许慎
才会下了这么简洁有力的解释:「钮,印鼻也」。
印钮系绳
印钮,本为印玺上孔洞之处,使之穿绳结绶以系於身,尔后发展成有身分地位辨识的功能,例如传国玉玺、王公诸侯、将军节度使等等不同钮式装饰。
古代印章除了官家、士族或经商旅外的商贾,有身分辨识的需求外,一般平民百姓多无使用,想必当时期的印章印钮的雕刻铸造,是有一定的规范与难度,非专业制作外一般难以企及。
相传直至元末画家王冕以花乳石治印,开启了明清时期,文人「以书入印」的篆刻风气,印钮雕刻顺此风潮,成为文房四宝外具有篆刻创作的实用功能,兼之以赏石、把玩钮雕的玩赏之物。
由是可知,印钮工艺的发展,从实用功能到要求艺术玩赏美学层次的演变。
清代.杨玉璇
翻摄自日本《文具曼陀罗》
清代.周尚均
翻摄自日本《文具曼陀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