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石传【前言】
当印钮的钮式从早期身分表徵,到后期软石发现、文人入印开始,印材、印钮与印面篆文三位一体的连结,就成为玩石、赏石的重点。
尤其自清初开始,由於皇家贵族以及士大夫的喜爱,带动了玩赏收藏的风潮,於是乎在石顶上雕刻的印钮,样式从抽象的龙族、狮、象之属,到清末民初的飞禽走兽、鱼龙以及云、水、琴、书无不入钮,精雕细琢、巧夺天工。
在此期间,印石玩赏艺术走向全面化,不独独欣赏篆刻印文之分朱布白,印石与印钮良莠,亦常为人所乐道,往往得一佳石而摩挲终日,不舍离身。
然而,钮式形成的概念发想,仅是单纯的代代相传,临摹承袭玉雕工艺样式;还是已经有收藏者与雕师之间的思想互动激荡,创造出的独特钮式?
尤其是文人士大夫,思想孤高、所见广博,若无匠心独运、鬼斧神工,尤以隐约透出文人韵味、意寓深远文化思想之作,恐难入其之眼。
不言之象 图片提供:日盛基金会
中国易经为群经之首,其三画卦、六画卦仅六条实虚线,即能将宇宙实相真理寓含其中,就印钮钮式而言,亦多有雷同之处,不仅将中国古典文化浓缩其中,尚有中国文人修身治学的自我期许。
「石不能言最可人」,历来玩石赏石者多有此说,於此尝试解开印钮样式的「不言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