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於一刀〉
福州三把刀,剪刀、菜刀、剃头刀。
已不知是赞誉,还是记述福州当地的风俗民情,简单顺口溜精准的传达福州闽系料理、民生技艺与工艺的发达。
「撩」,理也。理乱谓之撩理,「撩」字的闽南语发音近似「留」。
撩一刀本纯属料理上刀工的技巧,不同於「切」、「剁」,有顺著肌理下刀,以整理出不同部位,或精准的剃除筋膜,减少精肉损失……
1966年前后,泰国来的石头,适时的为台湾篆刻界,注入一股新兴生命力,掀起了台湾篆刻艺术,与印石收藏的新浪潮。
当时印材皆以原矿进口,受限於裁切工具,精品印材难得。往往就在「印石珍赏会」成员觅得石材后,一路车到新店老家处理。
一伙人在假日里,旅游兼玩石、赌石,「老廖、老廖,这块你就从这撩一刀下去吧」,
「老廖、老廖,你这就撂一刀吧」。大家伙各自发著福州口音、北方口音、和大江南北的各式语调,是「撩(留)」也好、是「撂」也罢,最后就在张心白的定调下,这「廖一刀」名号,从此跟了我近半世纪……
张心白、王纯杰(右前一、右后一)的一句话,「一刀」名号跟了近半世纪。
廖德良(后右三),甫约而立之年。关於照片中的历史,有机会再加补述介绍。